实用中小型电机手册电机参量的容差
10.8电机参量的容差
容差是实测值与标准中保证值的容许偏差,用以补偿由正常范围内的原材料性能的不一致 、 加工的偏差及测 M 的误差等不可避免的影响 D 各类型电机参数容差 , 见表 10 - 29 所不 。
容差取决于以kW计的额定输出和以r/mm计的额定转速之比
注:1.仅沿一个方向表明容差时,沿另一方向该值尤限制。
2. 毋盂对木表中每一项或任一项规定保证值,凡保证值有容差的应予说明,容差应按木表规定。
3. 应注意术语“保证”一词的不同含义,保证值与典型值或样本值有
10. 9电机热性能与试验要点
一、绕组温度测量方法
测量绕组和其他部分温度的公认方法有三种:
电阻法、埋置检温计(ETD)法和温度计法。不同的方法不应作为相互校核之用。
1. 电阻法
根据绕组电阻的增加而确定绕组的温度。
2. 埋置检温计(F/TTO法
用埋人电机内部的检温计(如电阻检温计、热电偶或半导体负温度系数检温计)来测 量温度。检温计在电机制造过程中埋置于电机制成后触及不到的部位。
3. 温度计法
用温度计贴附于成品电机可触及的表面上来测量温度。术语“温度计”不但包括膨 胀式温度计,而且也包括非埋置式热电偶和电阻式温度计,只要它们适用于测量用普通 膨胀式温度计能触及到的各部位的温度。当膨胀式温度计用于测量有强交变或移动磁 场的部位的温度时,应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采用水银温度计。
通常测量电机绕组温度应采用电阻法。
二、 绕组温升的计算
温升(达一 ft)可按下式求得
三 、 轴 承 温 度 的 测 量
允许用温度计法或埋置检温计法测量轴承温度
轴承温度的测点应尽可能靠近表 10 - 30 听列两个位置之一 。
应减少温度汁与被测温度物体间的热阻 . 例如气隙应用导热涂料填充 。
注 : 在测点 A 和 B 之间以及这些测点和轴承的最热点之间有温差 , 大小与轴承尺寸有关 。 对压人式轴瓦的滑动轴承和内径为 1500 mm 及以下的球或滚子轴承 . 测点 A 和 B之间的温差可忽略不计,而对较大轴承 , 测点 A 与 B 之间的温差约为15k
表10-30测点位置
轴承类型 | 测点 | 测点位置 |
球轴承或滚子轴承 | A | 位于轴承室内,离轴承外圈②不超过l〇mm^ |
B | 位于轴承室外表面,尽可能接近轴承外圈 | |
滑动轴承 | A | 位于轴瓦的压力区,离油膜间隙3不超过10 mm处T |
Β | 位于轴瓦的其他位置 |
① 距离从埋置检温度或温度计的虽近点算起
② 对 “ 外转子 ” 电机 , A 点位于离内圈不超过 10 mm 的静止部分 , B 点位于静止部分的外表而 , 尽Hi 能接近内圏 。
③ 轴瓦是支承轴衬材料的部件。同定丁轴承室内。压力区是承受转子重量和径向负载等综合力的圆同部分 。
四 、 溫 度 及 温 升 的 限 值
1 . 间接冷却绕组
在基准条件下 • 温升应不超过表 10 - 31 或表 10 - 32 规定的限值对于其他运行条件 ,按表 10 - 33 和表 10 - 35 进行修正
2 . 直接冷却绕组
在基准条件下 , 温度不应超过表 10 - 31 ' 、规定的限值。对于其他现场运行条件,限值应按表 1 0 - 3 7 修正和表 10 - 38 进行修正 表 10 - 31 空气间接冷却绕组的温升限值
① 对高压交流绕组的修正 | | 丨适用于这些项目
② 对 200 kW ( 或 kVA ) 及以下 , 绝缘等级为 A 、 B 、 E 和 F 级的电机绕组 , 如用叠加法 、 温升限值可比电阻法局 oK „
③ 对于多层绕组 . 如下而各层均与循环的初级冷却介质接触 . 也包括在内
注 : Th 为温度计法 ; R 为电阻法 ; ETD 为埋置检温计法
1 对高压交流绕组的修正可适用于这些项 0 =
2只有此项温升限值取决于氢气压力 。
注 : R 为电阻法 ; ETD 为埋置检温计法 „
① 仅适用于空冷绕组。
如果温升是从冷却器进口水温起算,海拔高度对水与空气温差的影响应给予认真考虑。对大多 数冷却器的设计这种影响很小,差值粗略地以每1000m为2K的比率随海拔的增高而增长。如需要 修正,应按协议。
1. 对于高压交流绕组不作修正
2. 转子通风按转子全长上径向出口通道数量分级计算,两个反方向的轴向冷却介质流的共同 出口作为两个通道计算,线圈端部冷却介质特殊出口通道按每端一个计算
1 0 . 1 0 部分电机的国家标准及技术条件
部 分 电 机 的 国 家 标 准 及 技 术 条 件 见 表 10 - 39 。
1 0 . 1 1 电机试验安全规程
( 1 ) 严格遵守电气试验基本规程及本规程 。
( 2 ) 产品吊人试区 , 应配合挂钩丁妥善放在试品位置
3 产品靠装送试时 , 必须安装
稳同 , 底脚螺钉必须同紧 , 传动轮 、 联轴器以及飞轮等 , 都必须安装牢实的防护罩 , 否则不予试验
( . 3 ) 试验前 , 必须检查试验设备 、 仪表 、 开关 、 线路和被试品的绝缘电阻是否正常 , 接线后监护人复查无误 , 填写送电通知单通知配电站送电 , 方可进行试验 。
( 4 ) 一般启动电流大的电机 , 严禁全压启动 . 也不允许在启动电流很大时切除电源或倒换开关 . .
( 5 ) 操作直流电机应先合上励磁开关 , 证明能够劻磁时 , 方可通电启动电枢转动直流电机在运转中严禁磁场开路 。
( 6 ) 同步电机启动时应使转子短路或接人短路电阻 , 待启动电流衰减至最小时再加励磁牵人同步
( 7 ) 带油泵的电机机组在运行前先启动油泵 . 停机时待电机完全停止转动方可切断油泵电源 。
( 8 ) 电机在切除电源后还在转动时 , 不能拆线和接线 , 防止剩磁电压伤人 。
( 9 ) 空载试验时应由低电压升至额定电压 。 短路试验时施加的电压不宜过高 , 固定轴伸的工具必须牢靠电机在运转以及超速试验时 , 试验人员不得立于电机旋转的径向位置 , 防止飞崩物件造成事故 。
( 10 ) 严禁用手接触电机运转部位及电气设备内带电部分 。 严禁跨越运转部位和带电物体以防发生危险 。
(11) 测量电机转速时 , 一般应在电机后端进行 ; 在前端测量时 , 应特别注意安全 „
( 12 ) 进行耐压试验时,应遵守耐压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 电容量大的产品,耐压后应将绝缘棒对地放电.
( 13 ) 做防潮试验时 , 在关闭防潮室的门以前 , 应先检查室内是否有人或与试验无关的物件使用水冷却试验时 . 防止电缆受潮漏电 3 水电阻池内严禁洗手 。
(14 ) 噪声超过规定直的被试产品,应在隔音室内进行,或安装消声器,暂时无上述条件的试验站、区,试验人员应戴上隔音耳塞 。
( 15 ) 使用中频机做匝间试验注意事项 :
① 中频机应安装在隔音间内 , 或操作者戴上隔音耳塞 ;
② 启动中频机时 , 首先低压启动接近全速运转时 , 方可推到全压启动 :
③ 试验时,先合上负载开关,方可由零升压 ; 试完后先将电压降到零位,再断负载开关,以防电弧烧伤 ;
④ 用手持试棒试立流电枢匝间时 , 应戴绝缘手套 。
( 16 ) 使用高频电子仪器做匝间试验注意事项 :
① 电子管灯丝必须首先预热 , 方可带负载操作 ;
② 试验铁心放置必须平稳 . 笨重试品必须两人抬放或使用起重设备 , 防止扭腰砸脚 ;
③ 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试验 。
( 17 ) 试验程序未完,次日继续试验时,对匣线路的连接要进行复查,在确认无误时,方可开车试验 „
1 1 . 1 使 用 电 流 表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1 . 注意选择电流表型式
常用的电流表有磁电系 、 电磁系和电动系三种类型 D 测量直流电流时 , 三种类型的电流表都可以使用 . 但磁电系电流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 . 而测量交流电流时 , 则只能选用电磁系或电动系的电流表 , 其中电磁系电流表较常用 „
2 . 注意选择电流表量程
选择电流表 M 程时 . 首先应根据被测电流的大小 . 使所选的量程大于被测电流的值 ,
以避免损坏电流表 。 如果测量时不能确定被测电流的大小 . 则应先选用电流表较大的量程试测后 , 再换适当的量程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 在选择量程时还应注意使指针尽可能接近于满度值 , 一般最好丁作在不小于满度值 2 / 3 的区域
3 . 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方法
测量电流时 , 电流表必须和负载串联 。 其接线方法 : 使用磁电系电流表测量直流 ,接线时还应注意让电流从表的 “ 十 ” 极性端钮流入 , 否则 , 指针将反向偏转 , 电流表会受到损伤 。
4 . 注意电流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 , 测量结果就越接近于实际值 。 因此 , 测量时应选择内阻较小的电流表 。 当被测电路的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得多时 . 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 。
直流电流表系磁电式结构 , 由于这种仪表线同导线和游丝的截面很小 , R 能测量较小的电流 。 如要测几十 、 几百安培以上电流时 , 就要在电流表丄并联一只分流器 , 分流器与电路串联 . 使大部分电流从分流器中流过 . 电流表只流过很小一部分电流 。 分流器与电流表的量程必须配套使用 , 从分流器接到电流表的定值导线 , 也是与仪表配套的 , 不能随便乱用 。 如不够长可用较大截面和够长度的导线代替 . 但导线电阻值应为 0 . 0350接人分流器的各接头点必须接触良好 , 避免接触电阻过大
在使用电磁系或电动系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时 , 可以使用电流互感器来扩大量程
使用电流互感器时 ,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 1 )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和铁心都要可靠接地 。
( 2 )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绝对不可开路 , 也不能加装熔断器 。 在拆除仪表时应先将二次线圈短接 , 否则将在二次形成高压 , 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 。
1 1 . 2 钳 形 电 流 表 的 使 用 方 法
钳形表用于不断开电路而需要测量电流的场合 。 钳形表分为两类 , 测量交流电流的有 T - 301、T - 302 、MG - 24 等 , 可测量交 、 直流电流的 MG - 20 、 MG - 21 型 。
使用时握紧手槽,打开铁心,将被测导线从铁心开口处置于铁心中间,再放开手柄 ,便可获得读数 。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
( 1 ) 进行电流测量时 . 被测载流导线的位置应放在钳口中央 . 以免产生误差
( 2 > 测量前 , 应先估计一下被测电流的数值在什么范围 , 选择合适的量程 : 或先用较大量程测量,然后再视电流大小 , 选择合适的量程 。
( 3 ) 为使读数精确 , 钳口铁心的两个面应保证紧密吻合 , 如有杂声 , 可将钳口重新开合一次 , 如果铁心仍有声音 , 可将结合面的污垢擦净再量
( 4 ) 测量后应把调节开关放在最大电流的量程 , 以免下次使用时由于未经选择量程而损坏仪表 。
( 5 ) 测量 < 5 A 以下的电流时 , 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读数 , 在条件许可时 , 可把导线多绕几圈放进钳口进行测 S , 但实际电流应为读数除以放进钳口内的导线根数
1 1 . 3 使 用 电 压 表 时 的 注 意 事 项
( 1 ) 注意选择电压表形式 。 磁电系电压表只能测量直流电压,电磁系和电动系电压表可以交、直流两用 。
( 2 ) 注意选择电压表量程 。 选择电压表量程时 , 应使所选的量程大于被测电压的值 , 以免损坏电压表 。 例如 , 工厂内低压配电装置的电压一般为 380 V 或 220 V , 测量时应选用量程为 450 V 或 330 V 的电压表 。 此外 , 最好让电压表工作在不小于满度值 2 / 3 的区域 , 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 3 ) 注意电压表的接线方法 。 测量电压时 , 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 , 如图 11 - 2 所不
测 M 直流电压时 , 还应注意电压表接线端钮上的 “ + ” 、“-”极 性 标 记 . 以免指针反向偏转 。
( 4 ) 注意电压表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 为了减小电压表接人电路后 , 对电路原始状态的影响 , 要求电压表的内阻尽可能大
( 5 ) 直流电压表是磁电式结构 , 只能用来测量直流电压通常是在直流电流表表头外串联附加电阻而成 。 直流电压表并接于被测电路的两端被测值小于电压表量程时 ,
可直接并联于被测电路中 , 若被测值大于电压表量程时 , 通常串联一只电阻 , 使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按比例减小 , 这只电阻叫倍率电阻 , 它和仪表配套使用 。 立流电压表接线方法如图 ll - 2 a ) 、 b) 所不
( 6 ) 交流电压表当用在低压电路中 , 电压表可直接并联在被测量的线路上 , 见图 ll - 2 c ) „
在高压电路中测量电压 , 要用电压互感器 , 接线方法见图 ll _ 2 d ) „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到被测的高压线路上 , 二次绕组接在电压表的两 t 接线柱上。— 般二次绕组电压是100 V,在使用时 . 二次线路不得短路,一次线圈前应加熔丝 。 连接导线应为 >1.5mm的绝缘铜线 。
11.4使用电子电压表时的注意事项
(1) 使用电子电压表以前,一般应进行以下调节:
① 通电前,首先应核对电压表铭牌上标明的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若不符,则 应改变电源插头位置(电子电压表一般适用于220V和110V两种电压),否则,会损坏电压表。
② 如果电源电压不够稳定,其变动范围超过士 10%,应采取稳压措施(如使用稳压 电源等)。否则,将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③ 通电前,电压表指针虽然已经调到机械零点,但通电后指针不一定保持在零点位 置,所以测量前,应先通电预热几分钟,再进行零点调节。另外,可测量交流、直流、电阻 的多用电子电压表,因有多个零点调节旋钮,应分别调零。调零工作结束后,电压表方可 投人使用。
④ 如果检修电子电压表时,曾更换电子管,在检修后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满度调 节。满度调节时,先使用标准电压源加以校正,再将调好的位置固定好,以后使用时一般 不必再进行调节。
(2) 由于电子电压表的灵敏度较高,使用时必须可靠接地。
(3) 使用高灵敏度量限挡(例如100mV以下各档)时,在进行测量以前,应将输人端 短路,以避免外来干扰。
(4 )输人端短路时,指针稍有噪声和偏转是正常现象。
现以国产DA-16型电子电压表为例,其使用要点如下:
① 首先接通电源开关;
② 待电压指针来冋摆动数字后,再将输人端短路;
③ 转动调零电位器,将电压指针调整到零位;
④ 将量限扳至最大档(300V),把电表并联接人被测电路;
⑤ 根据电表指针大约指系值选择电压测量量限档,以提高测Μ精度;
根据表盘指针指示值读取读数,并做好测量记录。
11. 5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万用电表是多用途仪表,可以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有的还可 以测量交流电流、电感、电容、音频电平(输出)等。
万用电表主要由测置机构 ( 又称表头 ) 、 测量电路和转换开关组成 。 表头用以指不被
测量的数值 ; 测量电路把各种被测量转换成电
流 : 转换开关实现对不同测量电路的选择 , 以适应各种测量需要在表头的刻度盘上 , 备有对应于不同测量对象的多条标尺,见图 11 - 3 。
万用电表性能的好坏主要以灵敏度来表示 。 灵敏度越高 . 表明测量仪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越小 , 测量误差也越小 。使用万用电表时 ,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测量档位要正确测量时 , 量程转换开关必须拨在需测档位置 , 不能放错 , 如果测量电压时误将转换开关拨在电流或电阻档 , 则
将损坏仪表 。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 , 如果对于被测电压 、 电流大小心中无数 , 应先拨到最大量程上试测 , 以保证指针不致打坏 , 然后再拨到合适的量程上测量 。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 . 量程的选择应使读数在标尺的一定刻度范围之内 。 例如 , 在测电流和电压时 . 应使指针偏转到量程的 1 / 2 以上 ; 在测量电阻时 . 应使指针偏转接近标尺的中心等 , 以减少误差 。但是不可带电转换量程 。
( 2 ) 接线要正确 。 万用电表面板上的插孔 ( 或接线端钮 ) 都有极性标记 , 在测 M 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时 . 必须注意仪表的极性 。 其正负端应各与电路的正负端相接 。 在测量电流时 , 应特别注意必须把电路断开 , 将表串接在电路中在测 S 直 流 高 压 或 2 5 QOV 交 流 电 压 时 . 要 注 意 人 身 安 全 , 测 试 棒 应 分 别 置 于“ 2500 V ” 及 “ 一 ” 插孔内
( 3 ) 使用之前要调零 。 表上有一个零点调整电位器 . 这是供测量电阻时用的,测量前应先将测试棒短接,调节调整电位器后,指针应偏转到零,若无法将指针调节到零点,则说明电池电压过低或内部接触不良 。
( 4 ) 不可在带电情况下进行电阻测量 。 测量电阻时必须将被测电路与电源切断,当电路中有电容存在时必须先将电容短路放电 . 以免损坏仪表
( 5 > 多维护少检修 : 每次测量完毕后 , 应将转换开关拨到测交流电压最高一档 , 以免他人误用 . 损坏仪表 ; 也可以避免由于将量程开关拨到电阻挡 , 而把测试棒贴到一起 , 致使电池耗电 。
( 6 ) 万用电表的表头经检修后 . 一般将出现灵敏度下降的现象 . 这是由于拆开取出线障丨时使永久磁铁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的缘故 。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 , 在取出线阐以前 , 应用软铁将磁钢短路 , 同时还府减少检修次数 。 万用表的常见故障见表 11 - 1 D
表11-1万用电表的常见故障
故障位置 | 故障现象 | HJ1能原因 |
表 头 | 摇动表头,指针摆动不正常 | 1. 支承部分-P住 2. 游丝绞住 3. 机械平衡不好 4. 表头线圈断开或分流电阻断开 |
直流电流申"1 | 无指示 | 1. 表头被短路 2. 表头线圈脱焊或动圈断路 3. 表头Ψ联的电阻损坏或脱焊 4. 分挡开关未接通 |
指针来回摆动不易停下 | 分流电阻断开 | |
直流电流档 | 各裆测量值偏高 | 1. 与表头串联电阻值变小 2. 分流电阻值偏高 |
各挡测莆值偏小 | 1. 表头灵敏度降低 2. 与表头串联电阻值变大 | |
直流电压档 | 无指示 | 1. 电压部分开关公用接点脱焊 2. 最小量程档附加电阻断线或损坏 |
某量程档不通,其他量程档通 | 转换开关接触不好或接触点与该档附 加电阻脱焊 | |
小量程误差大.随量程增大误差变小 | 小量程的附加电阻有故障 | |
某量程档明显不准确,该档前各档 正常,该档后随量程增大,误差变小 | 该挡附加电阻有故障 | |
交流电压捫 | 指针轻微摆动或指示极小 | 整流器被击穿 |
读数小一半左右 | 整流兀件损坏,全波整流变成半波整流 | |
各挡测量值偏低 | 整流元件反向电阻值变小 | |
小量程误差大,随量程增大误差变小 | 该挡附加电阻有故障 | |
电阻捫 | 无指示 | 1. 转换开关公共接触点引线断开 2. 调零电位器中心焊接点引线脱焊 3. 电池无电压输出 |
正负棒短路时指针调不到零位 | 1. 电池容Μ不足 2. ΐ联电阻值变人 3. 转换开又接触电阻增大 | |
调节零位时,指针跳跃不稳 | 1. 调零电位器接触不良 2. 调零电位器阻值选配不当(单位长 度的电阻过大) | |
某量程不通 | 1. 转换开关接触点接触不良 2. 串联电阻断Jl: | |
某量程误差很大 | 该档分流电阻有故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