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常用机械密封材料
三、常用机械密封材料[1、3、10]
1、 摩擦副材料
⑴对摩擦副材料的要求
①机械强度高 耐压、刚度大、变形小。
②自润滑性能好 耐干磨、耐高负荷。
③材料配对性能好 改善密封端面的摩擦状态,无过大的磨损和对偶材料的腐蚀、自润滑性好。
④耐磨性好 提高使用寿命。
⑤导热性好 导热系数大,散热效果好。
⑥耐热性好 提高动、静环的耐高温性能。
⑦耐热冲击性好 提高抗热裂性能。
⑧耐腐蚀性强 耐腐、耐冲蚀、提高使用寿命。
⑨热胀系数小 耐热变形、尺寸稳定性好。
⑩加工性能好 易加工切割、易成型。
⑾密度小、气密性好。
⑵摩擦副材料性能 (见表1-11)
表1-11 摩擦副材料性能
材料 | 物理机械性能 | 使用温度℃ | 特性 | |||||||||
密度 g/㎝3 | 硬度 HRA | 导热 系数 W/m·K | 热胀系数 ×10-61/℃ | 抗压强度 MPa | 抗弯强度 MPa | 弹性 模量 ×105 MPa | 气孔率 % | |||||
石墨浸渍材料 | 浸渍酚醛 | 1.75~1.9 | HS70~100 | 5~6 | 120~300 | 50~70 | 3 | 170 | 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和导热性,摩擦系数低(f=0.04~0.05)、线胀系数小,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除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外,耐各种浓度的酸、碱、盐及有机化合物的腐蚀,还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但强度低、弹性模量小、易发生残余变形 浸渍酚醛石墨耐酸性好,浸渍 环氧石墨耐酸性好,浸渍呋喃石墨耐酸、耐碱,浸渍金属石墨耐高温及高的Pcδ值 | |||
浸渍 呋喃 | M106K | 1.69 | HS80 | 4.18 | 11 | 120 | 50 | 1.4~1.6 | 5 | 200 | ||
M158K | 1.68 | HS75~85 | 5.4~6.2 | 4~6 | 200~300 | 60~70 | 1 | -100~200 | ||||
浸渍 环氧 | M158H | 1.7 | HS65~75 | 5.4~6.2 | 4~6 | 150~200 | 60~65 | 1.3~1.7 | 1 | -100~200 | ||
M220H | 1.9 | HS45 | 11 | 85 | 40 | 5 | -100~200 | |||||
浸渍巴氏合金 | 2.2~3.0 | HS45~90 | 6 | 200~250 | 95~105 | 1 | -100~200 | |||||
浸渍青铜 | 2.2~3.0 | HS60~90 | 120~180 | 45~70 | 0~6 | 400 | ||||||
浸渍聚四氟乙烯 | 1.6~1.9 | HS80~100 | 0.41~0.48 | 140~180 | 40~60 | 8 | 250 |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含20%石墨 | 2.16 | 0.18 | 0.87(横向100℃)1.46(纵向100℃) | 16.4 (抗拉) | 24.9 | 吸水率 +0.3% | -180~250 |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摩擦系数低,耐温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 根据使用要求,加入不同材料进行改性,如石墨、二硫化钼可减小摩擦系数,加入玻璃纤维可减小磨损,加金属粉可增加导热性 | |||
含40%玻璃纤维 | 2.28 | 0.25 | 0.67(横向100℃)1.19(纵向100℃ | 16 (抗拉) | 19.9 | 吸水率 +0.47% | -180~250 | |||||
含40%玻璃纤维+5%石墨 | 2.28 | 0.43 | 0.6(横向100℃)1.2 (纵向100℃ | 11.2 (抗拉) | 20.1 | 吸水率 +0.77% | -180~250 | |||||
氧化铝陶瓷 | 含95%氧化铝(99瓷) | 3.3 | 78~82 | 16.75 | 5.8~8 | 220~360 | 2.3 | 热胀系数小,有良好的导热性、硬度高、耐磨好,耐腐蚀性强,但不耐氢氟酸、磷酸、浓碱的腐蚀,能耐一定的温度急变,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但脆性大,加工困难 | ||||
含95%氧化铝(99瓷) | 3.9 | 85~90 | 16.75 | 5.3 | 1200~1500 | 340~540 | 3.5 | 0 | 1300~1700 | |||
碳化硅 | 反应烧结碳化硅 | 3.05 | 91~92 | 100~125 | 4.3~5 | 350~370 | 3.6~3.8 | 0.3 | 2400 | 硬度高、热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腐蚀性强,但不耐氢氟酸、发烟硫酸、强碱的腐蚀,有自润滑性,摩擦系数小(f=0.1),耐热性好,抗热震性与碳化钨相当,优于氧化铝陶瓷 | ||
常压烧结碳化硅 | 3~3.1 | 91~92 | 92 | 4.3~5 | 380~460 | 4 | 0.1 | 2400 | ||||
热压碳化硅 | 3.1~3.2 | 93~94 | 84 | 4.5 | 450~550 | 4 | 0.1 | 2400 | ||||
氮化硅 | 烧结氮化硅 | 2.5~2.6 | 80~85 | 5 | 2.5 | 1200 | 200~300 | 1.7~2.2 | 13~16 | 耐温差距变性好、热胀系数小、强度高、硬度高、摩擦系数小、耐摩擦、有自润滑性、耐腐蚀性好,除氢氟酸外,几乎耐所有的无机酸和有机溶液的腐蚀 | ||
热压氮化硅 | 3.1~3.3 | 91~92 | 2.7~2.8 | 1600 | 700~800 | 3 | 1 | |||||
碳化钨硬质合金 | YG6 (含钴6%) | 14.6~15 | 89.5 | 100 | 4.5 | 4500 | 1400 | 5.6~6.2 | 0.1 | 600 | 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和抗颗粒冲刷性好,导热系数高,热胀系数小,常温下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含钴低,耐腐蚀性好。抗弯强度低,脆性大,机械加工困难、价格高。含钴高,则反之 | |
YG8 (含钴8%) | 14.4~14.8 | 89 | 58.6~87.9 | 4.5 | 4300 | 1500 | ||||||
YG15 (含钴15%) | 13.9~14.1 | 87 | 5.3 | 3600 | 1900 | |||||||
钢结硬质合金 | R5 | 6.4 | HRC70~73 | 9.16~11.13 | 1300 | 是新开发的、以钢为粘结相、碳化钛为硬质相的硬质合金材料 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硬度、强度和低的摩擦系数及密度,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耐如硝酸、氢氧化钠等介质的腐蚀,有较好的加工性 | ||||||
R8 | 6.25 | HRC62~66 | 7.58~10.6 | 1100 |
注:表中Pcδ值意义:Pc-端面比压;δ-密封端面平均周速。
(3)摩擦副组的摩擦系数(见表1-12)
表1-12摩擦副组的摩擦系数[6]
摩擦副材料 | 摩擦系数f | 说明 | |
动环 | 静环 | ||
石墨 | 陶瓷 碳化钨 | 0.07 | 密封介质为水 碳化硅与碳化硅摩擦副、碳化硅与碳化钨摩擦副以及碳化硅与石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均为最小。因此,端面产生的摩擦热少,加上导热系数大,所以承载能力强,不易产生端面热裂 |
碳化硅 | 0.02 | ||
碳化硅 | 碳化钨 | 0.02 | |
碳化硅 | 0.02 | ||
碳化钨 | 0.08 |
(4)常用摩擦副材料组合的[Pcδ](见表1-13)
表1-13常用摩擦副材料组合的[Pcδ]值 [5] (MPa·/m/s)
摩擦副材料组合 | 非平衡型 | 平衡型 | |||||
静环 | 动环 | 水 | 油 | 气 | 水 | 油 | |
石墨 | 钨铬钴合金 铬镍铁合金 碳化钨 含碳化钽的碳化钨 不锈钢 铅青铜 氧化铝陶瓷 喷涂陶瓷 氧化铬 工具钢 铸铁 | 3.0~9.0 - 7.0~15.0 25.0 1.8~10.0 1.8 3.0~7.5 15.0 7.0 - 5.0~10.0 | 4.5~11.0 20.0~30.0 9.0~20.0 - 5.5~15.0 - 8.0~15.0 20.0 - 11.0 9.0 | 4.5~1.0 - - - - - - - - - - | 8.5~10.5 - 26.0~42.0 - - - 21.0 90.0 - - - | 58.0~70.0 - 122.5~150.0 - - - 42.0 150.0 - - - | |
碳化硅 | 钨铬钴合金 碳化钨 碳石墨 碳化硅 | 8.5 12.0 180.0 1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碳化钨 | 碳化钨 | 4.4 | 7.1 | - | 26.0 | 42.0 | |
青铜 | 铬镍铁合金 碳化钨 陶瓷Al2O3 45,40XH | - 2.0 1.5 3.0 | 9.0~20.0 20.0 - 10.0 | - - - - | - - - - | - - - - | |
铸铁 | 钨铬钴合金 铬镍铁合金 | - - | 6.0 6.0 | - - | - - | - - | |
陶瓷 | 钨铬钴合金 | 0.5 | 1.0 | - | - | - | |
填充 聚四氟乙烯 | 钨铬钴合金 不锈钢SUS316 高硅铸铁 含碳化钽的碳化钨 | 3.0 3.0 3.0 5.0 | 0.5 - - - | 0.06 - - - | - - - - | - - - - |
2、 常用辅助密封材料[1、3、10]
⑴ 对辅助密封材料的要求
① 良好的弹性,复原性好,永久变形小。
② 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③ 良好的耐温性,且温度范围广,在高、低温条件下不粘着,不变硬、变脆。
④ 耐介质腐蚀、溶解、溶胀、抗老化性能好,对介质不污染。
⑤ 有适当的机械性能,在压力作用下无明显变形。
⑥ 耐介质的侵蚀,在介质中膨胀和收缩小。
⑦ 便于加工且可得到高的精度。
⑵ 辅助密封材料特性(见表1-14)
表1-14辅助密封材料特性
名称 | 代号 | 使用温度℃ | 特点 | 应用 | |
天然橡胶 | NR | -50~120 | 弹性和低温性能好,但高温性能差,耐油性差,在空气中易老化 | 用于水、醇介质,不宜在燃料油中使用 | |
丁苯橡胶 | SBR | -30~120 | 耐磨性、耐老化性优良、价格低,回弹性良好,耐动、植物油,但不耐矿物油的侵蚀 | 用于水、动、植物油、酒精类介质,不能用于矿物油中 | |
丁腈橡胶 | 中丙烯腈 (丁腈-26) | NBR | -30~120 | 耐油、耐磨、耐老化性优良,但耐挠曲、抗撕裂较差。丙稀腈含量高,耐油性好,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水性增加,但耐腐蚀性、弹性和低温性会变差 | 应用广泛。适用于耐油性高的场合,如用于燃料油、汽油和矿物油的介质中,但不适用于磷酸脂系液压油中 |
高丙烯腈 (丁腈-40) | -20~120 | ||||
硅橡胶 | MPVQ MVQ Si | -70~250 | 高耐热、耐寒性和耐压缩永久变形,但机械强度差,扯断强度仅为丁腈橡胶的1/3,易在酸、碱作用下发生离子型裂解,耐蚀性差 | 用于高、低温介质及高速旋转的场合,不适用于苯、甲苯、丙酮等介质 | |
氟橡胶 | FPM | -20~250 | 最高耐热性、耐腐蚀性(酸、碱油),几乎耐所有润滑油、燃料油,耐真空性好,耐寒性和耐压缩永久变形差,膨胀系数大,价格高 | 用于耐高温、 耐腐蚀的场合,可广泛用于汽油、石油制品和溶剂,但不适用于酮类溶剂 | |
氯丁橡胶 | CR | -40~130 | 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热性、耐腐蚀性优良,耐油性次于丁腈橡胶而优于其它橡胶,耐酸、碱、溶剂较好 | 用于临界温度低的矿物油、酸、碱、溶剂等介质,但不能用于芳香烃及氯化烃油介质 | |
填充 聚四氟乙烯 | PTFE | -100~250 | 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油、耐溶剂、抗老化、耐热、耐寒、摩擦系数低、透气性低,有一定的强度和不粘着性,弹性差、膨胀系数大,有冷流现象 | 用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酸、碱、盐、溶剂等强腐蚀性介质 | |
乙丙橡胶 | EPDM | -50~150 | 耐热、耐寒、易老化、耐臭氧、耐酸碱、耐磨性好,不耐一般矿物油系润滑油及液压油 | 适用于耐热的场合,可用于过热蒸汽,但不可用于矿物油 | |
聚硫橡胶 | T | 0~80 | 耐油、耐溶剂性能良好。在汽油中几乎不膨胀。强度、撕裂性、耐磨性能差,使用温度范围小 | 多用于在溶解性强的介质中不允许膨胀的静止密封 | |
柔性石墨 | -200~1600 (氧化性介质:400) | 耐温性、耐腐蚀性优良。耐一般的化学溶剂(如石油产品、酯、蒸汽等),有良好的柔性、回弹性、气密性和机械强度 | 适用于辅助密封圈的新型材料。高温油泵中,压制成矩形、楔形和V形密封圈 |
⑶ API标准规定辅助密封圈使用温度范围(见表1-15)
表1-15 辅助密封圈使用温度范围
材料 | 聚四氟乙烯 | 丁腈橡胶 | 氯丁橡胶 | 氟橡胶 | 柔性石墨 | 玻璃纤维填充 聚四氟乙烯 |
使用温度范围℃ | -73~+240 | -40~+121 | -17~+93 | -17~+204 | -204~+399 (非氧化介质为871) | -212~232 |
⑷几种主要橡胶耐腐蚀性能[1](见表1-16)
表1-16几种主要橡胶耐腐蚀性能
介质 | 丁苯胶 | 丁腈胶 | 丁基胶 | 氯丁胶 | 硅橡胶 | 氟橡胶 | 聚硫橡胶 |
发烟硝酸 浓硝酸 浓硫酸 浓盐酸 浓磷酸 浓醋酸 浓苛性钠 无水氨 稀硝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醋酸 稀苛性钠 氨水 苯 汽油 石油 四氯化碳 二硫化碳 乙醇 丙酮 甲酚 乙醛 乙苯 丙稀腈 丁二烯 苯乙烯 醋酸乙脂 醚(常温) |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耐 尚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尚耐 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不耐 耐 尚耐 耐 耐 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耐 耐 尚耐 耐 不耐 耐 尚耐 耐 尚耐 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尚耐 耐 不耐 尚耐 - 不耐 耐 尚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尚耐 不耐 耐 尚耐 不耐 尚耐 耐 不耐 耐 尚耐 不耐 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耐 尚耐 尚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耐 耐 耐 耐 尚耐 尚耐 尚耐 尚耐 耐 耐 不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 耐 尚耐 尚耐 - - - - - 尚耐 不耐 | 尚耐 尚耐 耐 尚耐 尚耐 不耐 尚耐 尚耐 耐 尚耐 尚耐 尚耐 尚耐 不耐 耐 耐 耐 耐 - 耐 不耐 尚耐 - - 不耐 - - 不耐 不耐 |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不耐 - - 不耐 不耐 尚耐 不耐 - 不耐 耐 耐 耐 耐 - 耐 尚耐 - - 耐 尚耐 - 尚耐 尚耐 不耐 |
3、 弹簧材料
(1) 常用弹簧材料性能[1、3](见表1-17)
表1-17常用弹簧材料性能
材料种类 | 材料 编号 | 直径 mm | 机械性能 | 使用温度范围℃ | 说明 | ||
扭转极限 应力τ,MPa | 许用扭转工作 应力τ,MPa | 剪切弹性 模量G,MPa | |||||
磷青铜 | Qsi3-1 | 0.3~6 | 0.5σb | 0.4σb | 392 | -40~+200 | 防磁性好,用于海水和油类介质中 |
QSn4-3 | 0.3~6 | 0.4σb | 03σb | ||||
碳素弹簧铜 | 65Mn 60Si2Mn | 5~10 5~10 | 4.9 7.3 | 3.9 5.8 | 785 | -40~+200 | 用于常温无腐蚀性介质中 |
50CrVA | 5~10 | 4.4 | 3.53 | 785 | -40~+400 | 用于高温无腐蚀性介质中 | |
不锈钢 | 3Cr13 4Cr13 | 1~10 | 4.4 | 3.53 | 392 | -40~+400 | 用于弱腐蚀性介质中 |
1Cr18Ni9Ti | 0.5~8 | 3.92 | 3.2 | 784 | -100~+200 | 用于强腐蚀性介质中 |
注:1、表中使用温度范围是指密封腔内介质温度。
2、对弹簧材料的要求是耐介质的腐蚀,在长期工作条件下不减少或失去原有的弹性,在密封面磨损后仍能维持必要的压紧力。
(2)常用波纹管材料[1、10](见表1-18)
表1-18常用波纹管材料
材料 | 密度 g/cm3 | 导热系数 W/ (cm·℃) | 线胀系数 ×106, 1/℃ | 弹性模量 ×104,MPa | 抗拉强度 MPa | 特点与应用 |
黄铜 (H80) | 8.8 | 141 | 19.1 | 10.5 | 270 | 塑性、工艺性能好,弹性差。所制作的波纹管常与弹簧联合使用 |
不锈钢 (1Cr18Ni9Ti) | 8.03 | 5.2 (0~100℃) | 19 | 750 (半冷作硬化) | 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好。应用广泛,常用厚度为0.05~0.45mm之间 | |
铍青铜 (QBe2) | 8.3 | 5.2 (21℃) | 13.1 (21℃) | 1220 | 工艺性好,弹性、塑性较好,耐腐蚀性好,疲劳极限高,用于180℃以下要求较高的场合 | |
海氏合金C | 8.94 | 3.9 (21~316℃) | 20.5 (20℃) | 885 (21℃) | 耐腐蚀、抗氧化性能好,能耐多种酸(包括盐酸)及碱的腐蚀 | |
钛 | 4.43 | 15.1 | 3.17 (20~538℃) | 11.4 (24℃) | 896 (21℃) | 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好。 |
聚四氟乙烯 (纯) | 0.24 | 0.8~2.5 (-60~250℃) | 16~31.5 | 耐腐蚀性、耐水性、不燃性、韧性好,导热性差,有冷流性,适用温度≤80℃,介质压力<0.8MPa,一般都与弹簧组合使用 |
4、 机械密封材料组合示例(见表1-19)
表1-19机械密封材料组合示例
介质 | 静环 | 动环 | 密封圈 | 弹簧 | |||
名称 | 浓度% | 温度℃ | |||||
硫酸 | 5~40
98 | 20
60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 氮化硅 | 聚四氟乙烯 氟橡胶 | Cr13Ni25Mo3Cu3Si3Ti 海式合金B | |
钢结硬质合金(R8)氮化硅、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Cr18Ni12Mo2Ti 4Cr13喷涂聚三氟乙烯 | |||||
40~80
98 | 60
70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 氮化硅 | 聚四氟乙烯 氟橡胶 | Cr13Ni25Mo3Cu3Si3Ti
4Cr13喷涂聚三氟乙烯 | ||
钢结硬质合金(R8)氮化硅、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
硝酸 | 50~60 | 20~沸点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氮化硅 |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氮化硅 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
60~99 | 20~沸点 | 氧化铝陶瓷 | |||||
盐酸 | 2~37 | 20~70 | 氮化硅 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氟橡胶 | 海式合金B 钛钼合金(Ti32Mo) |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氮化硅 | ||||||
醋酸 | 5~100 | 沸点以下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氮化硅 | 硅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氮化硅 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
磷酸 | 10~99 | 沸点以下 |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氮化硅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氮化硅 氧化铝陶瓷 | 填充聚四氟乙烯 | ||||||
氨水 | 10~25 | 20~沸点 |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 氮化硅 钢结硬质合金(R5) | 硅橡胶 | 1Cr18Ni12Mo2Ti
| |
氢氧化钾 | 10~40 | 90~120 |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氮化硅 钢结硬质合金(R8) 氮化钨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含有悬浮颗粒 | 20~120 | 氮化硅 | 氮化硅 | ||||
钢结硬质合金(R8) | 钢结硬质合金(R8) | ||||||
氮化钨 | 氮化钨 | ||||||
氢氧化钠 | 10~42 | 90~120 |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氮化硅 钢结硬质合金(R8) 氮化钨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含有悬浮颗粒 | 20~120 | 氮化硅 | 氮化硅 | ||||
钢结硬质合金(R8) | 钢结硬质合金(R8) | ||||||
氯化钠 | 5~20 | 20~沸点 |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 氮化硅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硝酸铵 | 10~75 | 20~90 |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 氮化硅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氯化铵 | 10 | 20~沸点 |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 氮化硅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1Cr18Ni12Mo2Ti
| |
海水 | 常温 | 石墨浸渍环氧树脂 青铜 | 氮化硅 氧化铝陶瓷 | 聚四氟乙烯 丁腈橡胶 氯丁橡胶 | 1Cr18Ni12Mo2Ti 3Cr13,4Cr13 铍青铜 | ||
含有泥沙 | 碳化钨 | 碳化钨 | |||||
氮化硅 | 氮化硅 | ||||||
碳化硅 | 碳化硅 | ||||||
汽油机油液态烃 | 常温 | 石墨浸渍树脂 石墨浸渍巴氏合金 | 碳化钨、氮化硅、碳化硅 | 丁腈橡胶 | 3Cr13、4Cr13、65Mn、60Si2Mn、50CrV | ||
高温 (>150) | 石墨浸渍青铜 石墨浸渍巴氏合金 | 碳化钨、氮化硅、碳化硅 | 氟橡胶 聚四氟乙烯 | ||||
含有悬浮颗粒 | 碳化钨 | 碳化钨 | 丁腈橡胶 | ||||
氮化硅 | 氮化硅 | ||||||
碳化硅 | 碳化硅 | ||||||
有机物 | 尿素 | 98.7 | 140 | 石墨浸渍树脂 | 碳化钨、氮化硅、碳化硅 | 聚四氟乙烯 | 3Cr13、4Cr13 |
苯 | 100以下 | 沸点以下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碳化钨
45钢
铸铜
氮化硅
碳化硅 | 聚四氟乙烯 聚硫橡胶 | 3Cr13、4Cr13 | |
丙酮 | 95 | 沸点以下 | 石墨浸渍酚醛树脂 石墨浸渍呋喃树脂 | 乙丙橡胶 聚四氟乙烯 聚硫橡胶 | |||
醇 醛 醚 | 石墨浸渍树脂 酚醛塑料填充聚四氟乙烯 | 丁腈橡胶 聚四氟乙烯 聚硫橡胶 |
注:本表供参考。设计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工况条件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