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用安导调制法设计2丫/丫(或2丫/△)接法的反向变极绕组
何谓安导调制法
安导调制法又称为极幅调制法,它是用一调制波去调制变前极 的安导波,从而找到变极时同相绕组的哪些线圈中电流需要改变方 向,比倍极比要复杂得多的非倍极比的双速绕组,例如8/10极双 速绕组从变前极(8极)到变后极(10极)时,同相绕组中有哪些 线圈中的电流需要改变方向亦可用这一方法找到。安导调制分为逐 相分调制和三相总调制两类,此处着重阐述前者。下面先对逐相分 调制的方法作一简要的描述。
用逐相分调制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设变前极(4极)某相绕组的导体电流沿气隙圆周的分布如图 2-2a所示,若相电流为单位正电流,该相绕组的安导波如图2-2b 所示,图中把每相带的电流视为均匀分布,故形成若干矩形块, “正”矩形块及其相应的©表示电流从纸面流出,而“负”矩形块 及其相应的0则表示电流流入纸面。现用图2-2c所示的高度为1 的等距矩形波(其基波极数为2极)作为调制波去乘图2-2b的安 导波,则得到如图2-2d所示的变后极的安导波及其相应的变后极 该相导体的电流方向和分布(示于图2-2e)。调制的规则是,对着 调制波的负半波的该相绕组的导体电流改变了方向(大小不变), 而对着调制波正半波的该相导体电流不变,这就明确地找到了变极 时该相绕组哪些导体需要改变电流方向(图2-2f是这些导体的反向 表示)。另两相绕组也按上述方法逐相进行调制。
现对逐相分调制原理、调制波极对数的选择、用安导调制法设 计反向变极绕组的应用实例分述如下:
(1)逐和分调制原理设变前极为A对极,调制波为/^对
极,则变前极安导波的基波为
Au = A\smpix (2-1)
由上式可以看出,用一 pm对极的调制波去调制P,对极的相绕组 时,将
获得一个包含(Pt + pj对极和(Pi-pm)对极组成的两 种极对数并存的调制后的相绕组,在不考虑线圈短距的影响时,两 种极对数下磁动势幅值的大小与其极对数成反比,即(A-Pm) 对极的磁动势幅值大于(Pl+Pm)对极。
H个相绕组均用上述方法进行调制,则每相调制后均有(Pl- Pm)对极和(以+对极的安导波,这是按电流频率脉振的脉振波,但三相合成则可获得旋转波。根据一个脉振波可分解为两个 等幅但转向相反的旋转波的原理,上述调制后三相合成的波可能存 在(Pl+Pm)对极的顺、反转波和对极的顺、反转波, 即四个恒幅的磁动势旋转波。设计双速绕组的任务,就是要巧妙地 利用三相之间的配合和采用适当的短距线圈等以消除或极大地削弱 其中的三个旋转波,而只剩下一个所需极对数(/>2)和转向的磁动 势旋转波作为变后极(2/>2)的极数。
(2)调制波极对数/^的选择从上述分调制原理可知,变前 极对数A、变后极对数p2与调制波极对数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 > P2 印t Pm = Pi ±P2
当 Pi < P2 Pm= P2± P\
式中,用“ + ”号称为“和”调制而“-”号称为“差”调制。确 定调制波pm的极对数时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应使所确定的 值使P2 = Pi 土 Pin中有一个正是所需的变后极对;)2的值;二是调制 后所得到的(Pl:fcPm)的两种极对数的顺、反转旋转磁动势中应 能消除三个,而仅仅存在所需的变后极/)2对极的磁动势波,使调 制后真正得到p2对极的对称三相绕组。己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 变前极每极每相槽数用最简分数表示为化=yv//)中的/)不是3或 3的倍数,即为对称三相绕组时,变后极2P2三相对称的基本条件 是:(Pl 土 pm)/3Pl = 6/C为最简分数时式中的C不是3或3的倍数。 其中,当(Pl + Pm)/3Pl = 6/c且c不是3或3的倍数时,调制后可 消除(P^ + pJ对极的磁动势波而剩下一个三相对称的(Pi-pJ 对极的磁动势波,作为所需的变后极p2对极;当(Pl-Pm)/3Pl = 6/c且c不是3或3的倍数时,调制后可消除对极的磁动势波而剩F —个三相对称的(以 + pJ对极的磁动势波,作为 所需的变后极p2对极。符合以上基本对称条件的A对极、P2对极 及/>m对极的数值的情况有六种,已由表2-2详细列出,读者在用 逐相分调制法设计已确定/h对极、p2对极的数值的双速电动机 时,可从表2-2中找到并确定其对应的调制波/^对极的数值。从 表2-2可以看出,当/^和/^之间没有公约数,其中有一个数值为 3或3的倍数时,如2Pl/2巧=4/6极就已不符合表2-2所列出的基本对称条件,因而不能获得对称的变后极方案,这表明用安导调制 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时,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表2»2符合对称条件的逐相分调情况 | ||||||
序号/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变前极 | p{ ^3pi + 1 | /?, = 3/>,' + 1 | /?, =3p,f +2 | p\ - 3p\ + 2 | ||
变后极 | P2 = 3〆 + 1 | P2 - ^Pi + 2 | p2 = 3〆 + 1 | P2 = ^P2 + 2 | ||
调制波 | Pm- P\* P2 =W + 2 | Pi > P2 | P2>P\ | Pl>P2 | P2> Pi | Pm=Pl + P2 =W + 1 |
Pm=/>J -p2 =^pm + 2 | Pm = P2- Pi = 3pm, + 1 | Pm = A>I - P? =+ 1 | Pm=P2-P\ = 3V + 2 | |||
消去的波 | P\ + Pm =3n; | P\ + Pm = 3nf | Pl-Pn, =3n | Pi + Pm =3fi# | Pi - p® = 3n# | Pi + Pm = 3/1’ |
获得的波 | Pr = ~ P2 | P\ 一 Pm = P2 | P\^ Pu» = P2 | P\ ~ Pm- P2 | Pm- P2 | P\^ Pm = • P2 |
旋转方向 | 同转向 | 反转向 | 反转向 | i转向 | 反转向 | 同转向 |
注:1 •表中〆、/?2’、/>„/为0或1、2、…,而p丨=3/>丨’+ 1、P2 = 3内’+2以及;>„ = 3/^+丨等,则表明Pl、p2、/>»均为非3或3的倍数。 2.同转向和反转向均系相对于变前极旋转磁场的方向而言,对反转向方案为使 电动机在A、P2对极下有相同的转向,应在变后极接人三相电源时,让三 相电源线中任两根对调即改变其相序。 |
(3)用逐相分调制法设计反向变极绕组现通过实例阐述用逐 相分调进行设计的具体步骤。所要设计的是电机定子槽数Z =48、 m = 3相的8极(Pl =4) 60°相带双层绕组经安导调制后的变后极 为 10极(P2 =5)。
首先检查是否符合基本对称条件并确定调制波的极对数 因/>=4,且在 Z = 48 时 g丨=2/1,g2 = Z/2/>2爪= 8/5,其分 母不是3或3的倍数,所要设计的双速绕组符合由表2-2所列出的 基本对称条件的第3种配合,故可确定其调制波的极对数为Pm =
Pmd,调制波为等距矩形波,半波波长为Z/2Pm = 48/2二24 个槽距。
其次,在画出2=48槽、2Pl=8极的60°相带绕组的排列(如图 2-3a,b所示)的基础上,画出三个相的调制波Mu、Mv、Mw,如图 2-3c所示。图中魄由负到正的过零点对准U相第-个相带左边处一 点(即调制点在第48槽与第1槽之间)、!^与!^相比向右移16个 槽距即120"、1^与队相比则向右位移32个槽距即240°,即三个调 制波Mu、Mv、的三个调制点之间彼此互隔1209 (16槽)。
最后,进行逐相分调制,用调制波Mu、Mv、分别调制如图 2-3b所示的变前极三相绕组的I)、V、W相,今以调制波Mu调制U 相绕组为例,对调制情况作一说明:Mu负半波所对着的I)相绕组 为 25、26 (U),31、32 (_U), 37、38 (U),43、44 (-U)(其 中25、26、……为槽号),调制的结果是使魄负半波所对着的U 相绕组一律反向即改变其“ + ”、“-”号为25、26 ( - U), 3U 32 (U), 37、38 (-U),43、44 (U);而 Mu 正半波所对着的 U 相 绕组的调制结果是不改变其“ + ”、号。调制波Mu、Mv、Mw 分别调制I)、V、W相的结果如图2-3d所示,这正是变后极为 2P2 = 10极的绕组排列。图2-3e为变前极2Pl = 8极绕组的U、V、 W相分别对应着调制波Mu、Mv、1^的负半波的需要反向的槽导体 的反向表示。
比较图2-3b和图2-3d即8极和10极下每槽线圈(指该槽线圈 的上层边)的相号和电流方向,可把每个相绕组按变极时是否改变 电流方向而分为I、II两段(I段不改变方向、II段改变方向), 各段所包含的槽号(即线圈号)按10极的排列时为
Ui: | 1, | 2, | -7, | -8, | 13, | 14, | -19, | -20 |
Un: | -25, | - 26, | 31, | 32, | - 37, | - 38, | 43, | 44 |
Vi: | 17, | 18, | - 23, | - 24, | 29, | 30, | -35, | -36 |
VB: | -41, | -42, | 47, | 48, | -5, | -6, | n, | 12 |
W]: | 33, | 34, | - 39, | - 40, | 45, | 46, | -3, | -4 |
WQ: | 一 9, | 一 10, | 15, | 16, | 一 21, | 一 22, | 27, | 28 |
于每相I、II段绕组由哪些线圈组成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套双速 绕组变后极(10极)磁动势的旋转方向与变前极(8极)相反,已 如表2-2第3种情况所列为“反转向”方案,这可由调制波〜的值作出判断;若pm = Pl + />2为“和”调制得同转向方案;若Pm = Pi-/>2或内-P丨即为“差”调制得反转向方案。本例屮Pm = Pi - P2 = 5-4 = 1,故得反转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