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泵房的结构型式
泵房的结构M式受主机组的类型.水源或进水池水位秦幅、站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等 因素的影响。泵房结构型式主要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根据泵房采用的基础结构型 式的不同,移动式分为囤船型和缆车型;固定式分为分基型、干室型、湿室型、块基型四种。 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泵站,如井泵站、雨水泵站、污水泵站等,本章主要介绍固定式泵房,移动式泵站和井泵站作简单介绍。
一、分基型泵房
该类型泵房结构特点为:没有水下结构,为防止机组运行期间产生的振动及相互干扰,每台机组有独立基础且机组基础与泵房的基础分开,泵房室外地坪高程高于进水池最高水位。其适用于下列场合:
(1)中、小型卧式离心泵或混流泵机组;
(2)水源或进水池水位变幅小于水泵的有效吸上高度=水泵的允许吸上高度-泵轴线至泵房地坪的垂直距离),见图6-1。
,但一般比修挡土墙经济。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深挖方的场合建站,为减少开挖和加固岸边的工程堡,增加泵房的稳定,可将进水侧岸边修筑成挡土墙,如图6-2所示。
泵房与进水池之间,通常保留一段水平距离,作为检修进水池、进水管、拦污栅等工作的通道,且对机房稳定、施工有利,有利于为机组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水平距离太小,则弯头引起的水流速度、压力变化还没有平顺、均匀,进水水流紊乱,泵的效率低,一般情况最短水平段长度為(3〜5)这段水平距离从节省工程投资的角度考虑不能太(3)建站处地基的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低于泵房基础。
根据泵房进水侧岸边的形式,可将分基型泵房分为斜坡式和挡土墙式两种。当建站地质条件较好时,将进水侧岸边建成有护硇的斜坡形式,如图6-1所示,便于进水管的安大,较合理的标准是以机组和泵房基础不逢筑在因修挡土墙而开挖的回填土上为准.
二、千室型泵房
随着进水池水位变幅的增大,地下水位的升髙,为防止外水进人泵房及为防止地基承载力低时影响泵房安全,需将机组基础和泵房基础合建成封闭的不透水整体结构,形故一个干室,故此种结构型式泵房称为干室型泵房,见图6-3。其适用条件为:
(1)卧式或立式离心泵、混流泵机组;
(2)进水池水位(或水源水位)变幅大于;
(3)泵房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地下水位较高。
干室型泵房一般分为普通型和井式型两种。普通型适用于水位变化不大、机组台数较多的场合(见图6,3),墙壁承受外水压力较小,为便于泵房内主机组的布置,平面形状常采用矩形;井式型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机组台数较少的场合,因墙壁承受较大的外水
压力,平面形状常采用圆形。
三、湿室型栗房
随着进水池(或水源)水位变幅或地下水位的进一步加高,采用干室型泵房会使干室较深,不利于机组通风、采光、防潮,且干室要承受较大的浮托力,不利于泵房的稳定性,故当水位变幅为2〜5 m时,需采用立式水泵机组,或采用水泵淹没于水下的立式水泵机组,
使泵房下部直接成为一个进水室这就形成了湿室型这种结构型式的泵房。此种泵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千燥,放置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为电机层;下厚为湿室,放直水泵,作用相当于进水池,为水泵层。湿室型泵房适用于:
(1)中、小型立式或卧式轴流泵;
(2) 进水池(或水源)水位变幅较大;
(3) 地下水位较高。
根据湿室结构的不同,湿室型泵房可分为箱式、墩墙式、排架式等几种,常用的为墩墙式和排架式两种。墩墙式湿室型泵房如图64所示,一侧与前池相连,其他三面均为挡土墙,为保证每台机组有单独进水室,泵与泵之间用隔墩隔开,下层结构由挡土墙和隔墩构成而得名。这种泵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利用砖石材料建筑,节省钢笳视凝土,但挡土墙外侧回填土使泵房要承受较大的土压力,为满足抗滑稳定,有时需加大泵房重量,从而增大地基应力和X程造价,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的地区。排架式湿室型|泵房为避免泵房两侧和后墙的回填土压力,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梁柱结构支撑水泵机组和泵房的上部结构,如图6-5所示。此种结构无墙,省材料,结构轻,地基应力小,但护坡工程量大,设备检修
不便,且由于泵房四面环水,需在泵房一侧建工作桥与岸坡连接,以便通行D
四、块基型泵房
对于大型机组,为增大泵房的稳定性,常将泵的底板和水泵的进水流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块整体,形成泵房的大块基础,此种结构型式泵房称为块基型泵房。根据其与出水流道是否浇筑成一体,可分为整体式和分建式两种。块基型泵房适用于:
(1)水泵口径大于1 200 mm的大型立式轴流泵、混流泵、贯流泵;
(2)需要粟房直接挡水;
(3 )可在各种地基条件下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