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装置扬程计算例题
注:s—阀开度,D—阀公称直径。
例题4:有一装置,泵工况点为M。今欲减少泵现行流量的30%,装置的特性维持不变,而用改变转速或切割叶轮外径的方法来实现。求改变后的转速或叶轮外径。
解题步骤(图5-7):
1.因装置特性不变,新的工况点必然在原装置特性曲线Hz-Q之上,所以过0.7QN的竖线和该线的交点A是新的工况点;
2.根据A点的HA、QA求K=HA/Q2A,作过A点的相似抛物线(或切割抛物线)。该线和原特性曲线交于B点。A、B两点是转速(或直径)改变的相应点。对这两点参数利用相似定律(或切割定律)求过A点的转速(或切割后的直径)。
综上所述,合理地确定工况点,对于泵的经济运行十分重要。如图5-8所示,泵在M点运转效率最高,但由于确定装置扬程安全余量过大,实际的装置扬程低,结果泵在大流量侧A点运行,效率很低,且容易发生汽蚀。若装置扬程确定的低,则泵在B点运行,也是不经济的。
图5-10中,HI、HII为两泵单独运转时的特性曲线,HIII是串联合成特性曲线。R1和R2是两条装置特性曲线。当装置特性曲线为R 1时,合成工况点为A,两泵的工况点分别为A1、A2,如果装置特性曲线为R2时,合成工况点为B。当阻力曲线在R2以下时,其运转状态是不合理的。在Q>QB时,两泵合成的扬程小于泵II的扬程。若泵II作为串联工作的第二级,则泵I变为泵II吸入侧阻力,使泵II吸入条件变坏,有可能发生汽蚀。若把泵I作为串联工作的第二级,则泵I变为泵II排出侧的阻力,消耗一部分泵II的扬程。